top of page



為甚麼民主選舉總是投了給狂人?:洪席耶《對民主之恨》
原來民主以前是用來罵人的詞。很難想像在路上走到一半,碰到迎面而來的仇家,他一口口水啐在地上:「你這個民主支持者!」也不一定啦,現在確實有機會可以碰上這樣的人,也不知道這些人憑甚麼反民主。可能很有錢,或者覺得自己明天會中頭獎移民吧。
2024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0 則留言


文學,一門消失了一半的學科:諾思《文學批評》
大學的文學系在80年代經歷了一次塌縮,有一半的人被排除在外,優勝劣敗留下來的是一群「學問家」。後來至今,我們也沒少聽見「文學已死」又或「文學有甚麼用」的講法。我們先排除三姑六婆在拜年時的風言快語,文學這門學科,確實正逐漸被國家補助體制排除在外。
2024年1月5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0 則留言


國際關係是叛國罪,文學是宣傳煽動:烏琵《自由》
《自由》的故事在第一部的結尾處徹底翻轉,一洗先前令人困擾的天真爛漫。從此以後,世界天翻地覆——在蘇聯解體面前,採用這種措辭不算誇張。在這部將鏡頭聚焦於一九九○年阿爾巴尼亞的回憶錄裡,蕾雅.烏琵(Lea Ypi)寫下她還是小女孩時,在舞台一樣虛假的共產世界裡的處事方式。
2023年11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