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
那個時代,那個酒徒,現已對倒:劉以鬯《酒徒》、《對倒》等
1948年,三十歲的劉以鬯從上海隻身南來香港,1952年又轉到新馬一帶擔任報刊編輯,後於1957年再抵香港。以我們一般的習慣來說,劉以鬯這次是「回」香港,這次就帶點香港本位的意思了——這符合了我們對於劉以鬯的理解:確立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主要推手之一。
2023年9月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
小說所不能承受之輕:米蘭.昆德拉
米蘭.昆德拉,這個多嘴的雜貨店老闆,驕傲地向你指明每件貨品的歷史和瑕疵,他的思想統治了敘事,反思就像贈品一樣分給讀者。而那些贈品本身的價值低得像免稅店送的鑰匙圈。
2022年3月14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