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
是僑生,還是旅台?:鄧觀傑《廢墟的故事》
在台灣讀書共和國雙囍出版第一本小說《廢墟的故事》的鄧觀傑,曾獲台灣印刻的超新星文學獎,馬來西亞的花縱文學獎等,身為九○後作家的他,已在各地屢獲殊榮。
2021年7月25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
造PIZZA的惡魔:楊天帥〈PIZZA塔利班〉
小說家建構人物有各種不同的方法,意識流小說使用心理描寫、海明威以對話體建立角色性格、中國式抒情傳統可以利用景物象徵角色心理、駱以軍用無窮無盡的旁支故事堆疊人物心理──方法你數得出的也有,昆德拉甚至可以用屁眼來建構出《慢》裡的角色形象,所以今天我分析Pizza一文裡角色的方法,是屁眼的反面,食物。
2018年2月17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
0 則留言


重複的敘事手法:昆德拉《無謂的盛宴》
理解文本時,「無謂的」明顯比「盛宴」佔更大比例,「無謂」作為全書主題,像一種魔咒般籠罩書中各個人物,每人或多或少也做出「無謂」的行為。
2016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
0 則留言


降生的錯亂文本空間:駱以軍《降生十二星座》
甚至,沒有迷宮的核心。可能故事說到了最後,讀者只看得見故事的開始。一個「我要說故事喔」的預告,只是一個凌空虛點的起手式。
2016年9月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