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
散文獎的散文究竟是甚麼玩意:黃錦樹《論嘗試文》
散文獎的爭議幾年就有一次,通常都圍繞著參賽者的不誠實。有人假扮自己是重病病患、有人這篇寫自己的媽媽是外勞那篇寫媽媽是原住民、有人今天當礦工明天當木匠後天當教授。在匿名的賽制下,得獎者各出奇謀無奇不有,雖千萬元吾往矣。這一來壓縮了認真寫散文的參賽者的空間,二來究竟這文學獎用甚麼標準
2024年1月20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0 則留言


還是看別本文學入門吧:伊格頓《如何閱讀文學》
第一次讀伊格頓的《如何閱讀文學》已經是快十年前的事了,現在是2024,一個距離2046比1997還近的年份。那時讀伊格頓完全驚為天人,巧奪天工,大開天眼,海闊天空。
2024年1月1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0 則留言


為甚麼民主選舉總是投了給狂人?:洪席耶《對民主之恨》
原來民主以前是用來罵人的詞。很難想像在路上走到一半,碰到迎面而來的仇家,他一口口水啐在地上:「你這個民主支持者!」也不一定啦,現在確實有機會可以碰上這樣的人,也不知道這些人憑甚麼反民主。可能很有錢,或者覺得自己明天會中頭獎移民吧。
2024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0 則留言


批判就是想要維持治安的慾望:傅柯《甚麼是批判?》
批判就是自願不臣服的藝術,就是深思熟慮不順從的藝術。
2024年1月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0 則留言


文學,一門消失了一半的學科:諾思《文學批評》
大學的文學系在80年代經歷了一次塌縮,有一半的人被排除在外,優勝劣敗留下來的是一群「學問家」。後來至今,我們也沒少聽見「文學已死」又或「文學有甚麼用」的講法。我們先排除三姑六婆在拜年時的風言快語,文學這門學科,確實正逐漸被國家補助體制排除在外。
2024年1月5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