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移民生活是每時每刻的口袋戰爭:安東尼.維斯納.蘇《餘興派對》
亞洲菜存在食物鏈,它的擺盤是冷戰地緣政治。「柬埔寨菜和寮國菜都是垃圾,是泰國菜的大便版本。」Uncle Roger放話時大概沒想到,亂噴幹話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2024年7月10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從刺蝟與狐狸,進入小說的大千世界:董啟章《狐狸讀書》、《刺蝟讀書》
閱讀董啟章的作品就如不斷推開大門,一扇連著一扇,超連結般的百科全書,最終抵達初時沒有想過前往的遠方。
2024年2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0 則留言

極權沒有記者的臉:伊蓮娜.科斯秋琴科《我深愛的國家》
流亡期間,科斯秋琴科於2023年10月出版了《我深愛的國家:俄國女孩的真實告白》(I Love Russia: Reporting from a Lost Country),它是一部回憶錄,也是一部報導文學。在同年12月底,衛城出版了繁體中文版,由胡宗香翻譯。
2024年1月12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
短句如暴雨一樣落下:陳寧《枝繁葉茂》
短句如暴雨一樣落下,是陳寧的小說《枝繁葉茂》帶來的第一個印象。四字句層出不窮,六七字句連貫襲來,一陣窒息的感覺從黃金的香港一九八○年代一路握緊到大疫蔓延的二○二○年代,毫不放鬆。《枝繁葉茂》的香港從盛到衰,從迷惘到不適到無路可出,全在急劇折斷的句形之中鋪張揚厲。
2023年11月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
那個時代,那個酒徒,現已對倒:劉以鬯《酒徒》、《對倒》等
1948年,三十歲的劉以鬯從上海隻身南來香港,1952年又轉到新馬一帶擔任報刊編輯,後於1957年再抵香港。以我們一般的習慣來說,劉以鬯這次是「回」香港,這次就帶點香港本位的意思了——這符合了我們對於劉以鬯的理解:確立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主要推手之一。
2023年9月4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0 則留言


在無盡的會議裡處理生離死別:薩拉馬戈《死神放長假》
如果你沒有在放長假回來上班後想要就地辭職,要麼是你非常幸運,要麼就是非常不幸。雖然這只歸納了其中一部分,不過葡萄牙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薩拉馬戈(José Saramago)的長篇小說《死神放長假》(As Intermitências da Morte)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故事。
2023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